減重要領專家不會告訴你的重要福音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為了達到最佳減重效果,人們應食用好的脂肪、可可、奶製品、紅酒及蜂蜜。而短時間的運動比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更有效果。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悅及淨化的空氣也是鮮為人知的減重不二法門。《讀者文摘》最新製作的研究報告,提供13項減重要領。

想減重,吃是第一關。研究指出,對減重有益的脂肪包括不飽和脂肪(來自橄欖油、堅果、鱷梨)及多元未飽和脂肪酸(來自魚、堅果、種子)。巧克力內的可可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適度的食用可幫助減重。

食用奶製食品,如牛奶或優格,也能有效降低體內脂肪。一天一杯紅酒對健康及減重有益;紅酒可增加運動耐力並減少因飲食所引發的肥胖。

另外,蜂蜜不旦可減重,還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甚至可以增強血糖控制,提高免疫力。過度的飲食不一定能藉由運動平衡。運動只會帶來3%的體重減少,原因是增加的運動量會增加食欲,進而增加食量。(可藉由喝水,增加飽足感)

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會消耗大量熱量,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會引發更大的食欲。反而是短暫的有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對減重比較有益。(此項因人而異)

研究也發現能在早期見到減重成效不但能帶來信心,也比較能長時間維持成效。這有別於傳統的一步一腳印,以達到穩健的進步觀念。

此外,壓力會影響健康且降低減重成效。而開懷大笑是降低壓力最好的方法之一,而且笑也會消耗大量的卡路里。

較少時數的睡眠會引發人們增加食量。睡眠的減少會導致肥胖荷爾蒙及人體中胜月太類激素的失調,導致食欲的增加。

空氣汙染則會造成胰島素抗性、降低葡萄糖耐受度、增加發炎的機率,造成糖尿病,而糖尿病與肥胖更是密切相關。

《早安美國》電視節目與《讀者文摘》合力製作「13件專家不會告訴你的事」系列報導,本月的專題為減重,之後還會針對不同主題報導。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生病時醫生都叫我們多喝水! 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發現!

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發現   水是最好的藥 (美)F. 巴特曼 博士 F BATMANGHELID 簡化版前言 

你知道僅僅用水就可以治癒許多慢性疾病嗎

我們對身體外面的水瞭解得很多,但對身體內的水卻知之甚少。如果我們瞭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 

本文作者 F・ 巴特曼 博士是亞力山大・佛萊明 -- 盤尼西林發現者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

  1979年,作者作為伊斯蘭教革命運動的政治犯關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監獄。

有一天深夜裏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實: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

他不用藥,僅用水,就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本書總結了作者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他發現水可以治療: 

l      心臟病和中風,因為水能稀釋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 

l      骨質疏鬆症,因為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 

l      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為水能夠將氧輸送進細胞,而癌細胞具有厭氧的特徵; 

l      高血壓,因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l      糖尿病,因為水能夠增加身體內色氨酸的含量;  l      失眠,因為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 

l      抑鬱症,因為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喝水方法:

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 3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時喝水、喝水時要加點鹽、儘量喝自來水,而不是碳酸飲料和咖啡。 

《水是最好的藥》和《水這樣喝能治病》已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到幾百家電視臺演講,本書僅在美國就已印了35次。他難怪有人將這本書與《聖經》相提並論。 

為了讓普通人,特別是需要從本書獲得解除自己慢性病痛的老年人能理解,作者簡化了原著,由32萬字簡化為2.3萬字,

不去深究哪些深奧理論和生僻的醫學術語,只是側重其運用方法和效果。  

這是另類醫學理論,是與現代的醫療學說是離經叛道的,我沒有本事判斷其中有多少正確,多少謬誤,哪些是有意誇大?

但本書提出的問題關係著你的健康,甚至生命。

而且,我國當前的醫與藥都以贏利為導向的現實裏,現有的醫療與醫藥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可能有意無意掩蓋了某些真理?

作者單用水就可以治療許多困擾我們老年人的慢性病,又不花錢,是否值得我們讀一讀,想一想和試一試呢! 

                             老黃 2007-10

 

新的醫學理念 

1,前言 

現代人,包括大多數的醫生不明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藥物可以緩解病情,卻治不好人體的衰老性疾病。 

同時,人們很少去思考如下問題: 

l      水進入身體後是怎樣運行的?

 l      水在身體內究竟起著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l      身體缺水還有沒有其他的信號和表徵?

 

   如果我們瞭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許多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

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生理紊亂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而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簡單得令你難以置信,

那就是:喝足夠多的水。

 

2,水是生命之源 

人之所以能在陸地上成長,也是因為身體內有一整套完善的儲水系統。這個系統在人體內儲備了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75%。

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暫時的缺水。同時,人體內還有一個乾旱管理機制:在人體缺水時,嚴格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並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輸送的養分。水的分配中,大腦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

 

大腦佔人體重量的150,卻接收了全部血液迴圈的18%一20%,水的比例也與之相同。身體缺水時,乾旱管理機制首先要保證重要器官,於是,別的器官的水分就會不足。這時,它們就會發出報警信號,表明某個局部缺水。 

作者從醫多年,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明明是身體缺水發出的信號,急需補充水,但人們卻用化學藥品對付這些缺水信號。

更不幸的是,這個錯誤還會持續,身體的病狀逐漸發展,脫水症越來越複雜,用藥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這時,誰都說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渴死的。 這是新的認知模式和新的科學理念,當然要挑戰現代醫學,得到廣泛認同不容易!

 

3,離經叛道的新理念 

人體是由25%的幹物質(溶質)75%的水(溶劑)構成的。 

今天的科學認為,人體是裝滿了各種不同性質的固體物質,水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填充材料」和運輸工具。

而且,只有溶質(也就是溶於血液的物質,或血液攜帶的物質和血液中的血清)才能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調節人體對水分(溶劑)的吸納。

這樣的錯誤認識使得醫學研究時全都盯著一個方向:找到致病的「特殊」物質、先用化驗來查找病因,

再尋找化學品中和或改變這些「溶質」。

須知,除了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外,所有治療方法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症狀,都是治標不治本。

有關人體的科學新理念和新思維能使普通人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溶劑,即水,有調節體內功能的作用,還能調節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固體物質)

人體內的水代謝一旦紊亂(溶劑紊亂),就會發出各種信號,表明「系統」功能出了問題,水的供給與分配出了問題。 

人體大約由75%的水和25%的固體物質構成。據說大腦組織的85%都是水,而且,大腦對脫水或水分不足的狀態極為敏感。

大腦總是浸泡在含有鹽分的腦脊髓液體中。身體裏的水被視為溶劑,水中溶解的固體物質被稱為溶質。 

作者曾對3000多名消化道潰瘍患者做過臨床觀察,只用水治病,就能治癒。

身體缺水的惟一補救辦法就是供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本書各章節都引用了一些例證,

以便讓心存疑慮者明白:水是天然的保健良藥,能夠解決多種健康問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特別是,進入成年後,渴的感覺會逐漸衰退,我們的身體內的水分會越來越少。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細胞的含水量也會逐漸減少,細胞內的含水量與細胞外含水量之比從11減少至大約0.81,也就說是進入老齡後,

每十年身體內喪失 3升以上的水。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的活力。

結果,慢性脫水就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如果不明白這些症狀是人體脫水發出的緊急信號,就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疾病。

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把身體對水的渴求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用化學藥物來治療。 

 

4,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1979年,作者作為伊斯蘭教革命運動的政治犯關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監獄。

有一天深夜裏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實: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

   在監獄15個月時間內,他已經治癒了數百名囚犯,在隨後的兩年半時間裏,

使用自來水成功又治癒了3000多個因各種壓力導致的胃潰瘍病例。這時,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這些人實際上只是於渴而已,病人脫水的信號是通過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的。

在度過了2年零7個月的監獄生活和後來的日子裏,作者對於水在生理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水與許多疾病的關係,形成了更多的認識,並發表在各種醫學雜誌中。 

 

水是最好的藥之基礎 

l      身體水份調節與乾渴管理機制的重要特徵之一,使身體機能受到嚴密的監控。任何器官獲得的水分份額,都不會超過它自身的需要。器官獲得水分的多少,取決於其運行功能和特性。和其他所有的系統相比,大腦具有絕對的獲取水分優先權。

l      人們都會對乾渴和飢餓做出反應,以為二者都是飢餓導致的。但是人們總是吃固體東西,只有身體需要消化過剩的食物,

導致乾渴的感覺逐漸佔據上風時,才會喝些水。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缺水過程,可能會進入一種持續發展的階段,

以致會以一個適應機制逐漸形成和鞏固下來。這一過程,將會破壞乾渴管理機制,致使身體無法通過有效的乾渴感覺表達對水的需求。

也就是說,如果你喝的水越多,你的口渴感就會越敏銳,你喝的水越少,你的口渴感就越遲鈍。  

  

l      茶、咖啡、葡萄酒和飲料不能代替身體所需的天然水。

因為,這些飲料固然含有水分,但也含有脫水因數,特別是咖啡因和酒類。

這些物質不僅會清除溶解它們的水分,還會清除身體額外的水分。

當你喝咖啡、茶或啤酒時,身體消耗的水分,總是多於這些飲料含有的水分。

假如你喝完飲料後測量一下尿液,你就會發現你排出的尿超過飲料的量。 

 

l      當人體處於脫水狀態時,它就會將當前所剩的水分重新分配。在人體內部,某些區域水分供應不足,就會發出警報。

當乾渴管理機制發生作用時,人體僅存的水分將會得到調配,並在需要時使用,這會使人體的整體運行機制發生改變開始生病。  

l    如人體長期脫水,會導致依賴水分的機體功能暫時關閉或休眠,因為身體需要將所剩不多的水分儲存起來,以便度過困難期。

進而身體脫水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會達到極限。

這時,身體最活躍的組織和器官,將首先發出特定的信號,並且通知我們:身體已經進入嚴重缺水狀態慢性病出現。  

 

l    藥物治療只能暫時消除身體缺水的各種危機信號,對人體細胞(包括基因細胞)卻有害無益。

長期脫水,會使身體機能的活躍性和有效性徹底喪失,即便是藥物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這種可怕的情形,還將傳遞到下一代身上。

如果一種疾病的根源是脫水,人體的感應機制就會遭到破壞,在下一代人的體內就難以形成對抗缺水狀態的內在機制。

特別是哮喘症、過敏症、胃灼熱等疾病,都可通過補水來進行預防,並且只有這樣,在我們自己以及下一代人的身上,

某些疾病才不會產生。  

l    蛋白質和酶這兩種物質,在低粘稠度的溶劑裏效率更高。

只有周圍的水分充足,它們才能夠高速擴散和運轉。如果溶劑因細胞內缺水而產生高粘稠度,

那麼,蛋白質和酶在細胞內部的運轉效率就會迅速降低。  

l    老年人身體水分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

他們每10年身體的水分平均喪失3.5~ 6升,這是一種巨大的損失。而且,依賴口渴的感覺會引起長時間脫水,主要是引起細胞內部脫水,結果導致生產神經傳遞素的「工廠」體內的氨基酸大量喪失。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內的水分含量,將逐漸少於細胞外的水分含量,細胞內部的水分逐漸流失,將導致水滲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細胞的吸水性能和儲水性能將會逐步喪失,這就是開始乾癟! 

假如老年人體內的水分充足,將會有一個潛在的好處:它能提高成蛋白質和酶的活性,由於蛋白質和酶受所處自由水環境的影響,這意味著體內擁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早衰和所有感觀系統的過早退化。 

 l    僅僅依賴乾渴的感覺做出判斷,等到口渴才開始喝水,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等待口渴,意味著忍受疼痛和提前死亡。 

 

水在身體中的作用

1.身體出現局部缺水,首先會抑制身體的某些功能,並最終使之徹底喪失。 

2.水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它是身體的「流動資金」。 

3.水在身體所有細胞內部產生電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4.水是細胞結構的建築粘合劑。 

5.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壞,並使基因活躍。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心得~  其實只要宵夜不吃,甜點不吃,適當的運動,加上熱量的控制得宜,產後減重是可以很輕鬆的,特別藉由催眠,靜坐冥想的方式,先求心情的放鬆,自信的提升[避免產後憂鬱症],飲食改善的建議,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歡迎洽詢  0970907010  葉 先生[免費體驗中]

 

告別產後肥胖 明星辣媽瘦身的秘密

今年適逢龍年,不少準媽咪們為了拚個龍子或龍女而努力「做人」,卻也不免擔心產後肥胖的問題。許多演藝圈的女明星,近年也搭上結婚生子的熱潮,但總能在產後迅速恢復窈窕身材,曲線甚至比產前更為玲瓏有緻,像是現在已懷第三胎的小S、已有兩個娃的李蒨蓉,以及天后王菲,都是產後瘦身成功的範例。女明星們究竟如何在產後迅速減肥,讓許多民眾感到好奇。

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統計顯示,高達七成的台灣生育年齡婦女會有產後肥胖困擾,不僅影響外觀、育兒情緒,甚至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何謂產後肥胖?溫青彥醫師表示,產後六周的體重若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在臨床醫學上即定義為「產後肥胖」。 

常見的產後肥胖原因,主要包括坐月子補過頭,以及重回職場後的身心壓力大所致。前者通常是因為孕婦在生產後,受到長輩親友的細心呵護,往往吃得過於豐盛且太油膩,導致體重不減反增;後者則是因為上班族媽媽在做完月子後就回到職場,面對工作與照顧新生兒的雙重壓力,往往藉由狂吃東西來紓解。

溫青彥醫師表示,一位產後食慾暴增的張小姐,曾經尋求多家減重門診的協助,服過很多抑制食慾的藥物,卻都無法有效減重。仔細問診後,發現她每天一回到家必先經過廚房,然後打開冰箱找食物吃,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慣性。經醫師建議後,改變生活作息,回家後先轉移注意力,並按照營養師的建議做飲食記錄,搭配輔助性藥物,逐漸改變了不良的飲食習慣,自然也就能順利的控制體重。

飲食是體重控制的重要一環,尤其產後若有哺餵母乳,應注重營養均衡,不能只吃蔬菜、水果,偏廢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取。可視白天工作活動量,晚上減少攝取飯、麵等澱粉類的食材,多食用優質蛋白質,如魚肉、奶蛋類,就能減少熱量的囤積;此外,適度運動也能幫助消耗熱量。

許多女性為達減肥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嘗試各種方法,禁食即是常見的錯誤減肥方式。溫青彥醫師指出,人體有6070%的熱量必須藉由基礎代謝率來消耗,也許禁食初期能看到短暫效果,但長時間下來,會造成新陳代謝不平衡,甚至嚴重危及健康。

不過,甩掉產後肥胖的方法因人而異,何信緯醫師表示,必須先找出個人產後肥胖的關鍵因素,再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並降低日後的復胖率。若能把握產後六個月的減重黃金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瘦身效果,即使在這段期間仍未順利瘦下來,只要有恆心、毅力,並選擇對的方法,也一定能朝向健康美麗的目標邁進。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菸 衛生署  戒菸就贏30萬的活動,四月三十日前報名 

想戒菸嗎?為了自已與家人的健康.....不要再拖了!!

催眠戒菸 ~ 免費體驗活動中,請洽0970907010  葉 先生

巨人總教練波奇。
美聯社
催眠戒菸草 巨人總教練:有效2011.08.11 03:05 pm【聯合晚報特約記者吳意政/綜合報導】一個人試過說讚,你可能半信半疑,但兩個人都說讚,你不得不開始相信他們說的是真的。原本對催眠這類玩意有點敬而遠之的巨人總教練波奇(Bruce Bochy),敵不過「輿論」,嘗試催眠心理治療,竟一下子就把幾十年的嚼菸草癮給戒了,讓波奇忍不住讚嘆,「真是神奇!」

最近遇到波奇問他還會不會「嚼」一下,他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再也不嚼了。」同樣問題問起巨人牛棚捕手海耶斯(Bill Hayes)和球具經理莫菲(Mike Murphy),他們也都會說早就戒了。在他們三人身上再也找不到小小的菸草盒

最先接觸催眠的是莫菲,大約是兩年前,他成功後,海耶斯也跟著效法,接受同一位心理催眠師的治療,效果同樣卓越。今年春訓期間,海耶斯向波奇炫耀他成功戒掉嚼菸草癮,由於有兩人的成功例子,波奇決定試一試。

「我每場比賽的賽前和賽後要嚼,比賽中每一、五、八局也一定都要嚼,這是我近40年來習慣的解壓方式,」波奇解釋自己的癮有多麼嚴重。

波奇表示,他曾多次想戒,試過市面販售的戒菸口香糖,或是未含尼古丁成份的菸草、甚至藥草等,但都宣告失敗,最多只撐了一個月就放棄。但催眠幫助波奇自四月中以來,就不曾再碰過菸草。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Thu 2011 14:16
  • 氣功

氣功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保健強身、益壽延年的醫療保健運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大自然與疾病博鬥過程中,運用大腦意識的作用,對身體實行自我調節的經驗總結,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自我身心的鍛鍊方法。它與中國傳統醫學中對人體疾病的診斷方法如把脈,以及治療方法如針灸及中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

 但是氣功在幾千年歷史的發展上,卻是高低起伏不定,主要的原因是氣功之「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讓沒有練過的人感到很玄虛,另外氣功的門派很多,滲雜了不少得道升天,見神見鬼等神秘色彩,加上宣傳過頭例如「氣功能治百病」,給人們留下不好印象,產生反感情緒。尤其自19世紀末年,西風東漸以後,凡是不能用近代科學解釋的傳統習俗,都被視為「不科學」,「迷信」而遭到忽視、排斥的命運,中醫與氣功在20世紀前70年當中,正遭遇到如此的下場。直到民國六十年初,由於中國大陸開發出「針灸麻醉」的新麻醉技術,使病人在開刀手術當中還能與醫生談話,因而震驚了西方醫學界,並刺激全世界開口從事積極的研究,使「針灸」登上世界醫學的殿堂。這表示傳統醫學能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是有它的道理存在。至於氣功方面,在民國四十年代,蘇聯號己學習了我國的氣功,並將其廣泛的運用到醫院,療養院改善各種慢性病。而在民國五十年代末,加拿大及美國根據氣功放鬆的原理與現代電子儀器結合,研製生物回饋療法,並將其納入到「控制論」的研究範圍,同一時間,西方也發展出「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1〕,雖然超覺靜坐的名稱與「氣功」不同,但實際修練的方法與氣功入定是類似的。至於對氣功做大規模而且系統化研究,則開始於民國六十七年。中國大陸在錢學森博士的領導下,對氣功本質及外氣的作用開始進行深入的研究。國科會也自民國七十七年初開始,支持更廣泛的人體生物能場的研究計畫,內容包括了氣功內外氣以及人體經絡及傅爾電針診病之依據等主題。三年來總共支持了二十多個計畫,參與的研究人力有二十多人,也做出了不少的成果。可以說在海峽兩岸研究機構的多年努力下,已經逐漸揭開了氣功的神秘面紗。以下我們就氣的概念,氣功的源起,以及對氣功所做科學研究的結果,來闡明「氣功」究竟是什麼。

一、「氣」的概念
 氣功的含義,簡單的說就是用意識不斷的調整呼吸和身體的姿勢來練「氣」的功夫,一般包括調心,調息和調身三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調心」,也就是腦中要祛除雜念,放空和放鬆,但又不能昏昏沈沈。其次是「調息」,也就是「吐納」之術,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腹式呼吸」,呼吸要麊合小腹的伸縮而達到細而勻,深而沈的境界。最後是「調身」,不論是用站姿,坐姿或是臥姿,均要達到全身放鬆入靜的境界。
至於「氣」是宇宙一切事物構成的基本物質,這種觀點被引用到醫學領域裏,就以氣的運動及變化來解釋人的生命活動。中國醫藥學院曾對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有關「氣」的觀念做了統計分析〔2〕發現,在內經約15萬字中,「氣」字出現了近三千次。其中氣字詞彙用做名詞的如「陰陽氣」、「天地氣」、「藥氣」、「濕氣」、「民氣」、「臟氣」等共有233個;用做形容詞的如「中氣」、「邪氣」、「氣弱」、「氣結」等共有199個;用做動詞的如「出氣」、「閉氣」、「氣生」、「氣脹」等有89個。因此氣出現的範圍,可說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非常廣泛。但是也發現「氣」字不用在無形的心理內容,而只用於有形的物類,它具有能力能產生可觀察的現象。以現代語言來說,人身的各種「氣」,如「臟氣」、「血氣」,可視為各種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而「外氣」(即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掌風)則是身體所產生的一種「生物能場」,它包含了電磁波、壓力波〔3〕〔4〕〔5〕以及一些未知的能量形式。
至於「練氣功」就是在修練身體以致於達到一種叫做「氣」的生理狀態,簡稱為「氣功態」〔6〕。其他如「氣」感,「氣」亍任督二脈,「氣」行大小週天則是當身體處於氣功態時,一種叫做「氣」的生理現象,被大腦感知在身體的奇經八脈系統傳播的現象。

 總而言之,「氣功」就是運用意識的作用,對自己身體及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達到一種新的生理狀態──「氣功態」的一種工夫。

二、氣功的源起〔7〕
 氣功在我國流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黃帝內經中第一大部份「素問」的「上古天真諭」,「異法方宜論」及「刺法論」等經文中均提到了「導引」、「按●」、「餌舌下津」、「淨神不亂思」等語都是指氣功的鍛鍊方法。相傳黃帝內經的出現是在西漢初年(西元前200年左右)〔8〕,而在
西元前380年的戰國時代所出版的行氣玉佩銘,已有如下的文字;「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其中的「行氣」即為呼吸療法,也就是後世之「氣功」。其他如老子道德經有「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字靜篤」等語,都是指在練功時,心情須安靜,意要守丹田,即練氣之功夫。凡此種種都說明了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已運用氣功養生健身。

 至於氣功的起源究竟是在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狀況下出現的呢?在商朝初期的銅器上,有些圖像十分生動的描述了古人練「氣功」的各種姿勢,這說明在文字產生之前,很可能就產生了氣功。至於「氣功」練法中的「調息」及「調心」很可能是人在抵抗大自然的種種考驗下,所綜合歸納出的一些原則,例如,當天氣寒冷時,人們會坐在避風朝陽的地方取暖,坐的姿勢自然將手腳緊縮靠近驅體,兩手放在小腹上,並將口自然閉合,以利保暖,這就是後來練功時的打坐姿勢。在空氣稀薄處,自然會產生深呼吸,久而久之,形成了腹式呼吸。另外在偶然的快速思想過程中,激發了小腹(丹田)的氣感,並領悟到如能全身放鬆,更容易引發氣感。人們逐漸從這些活動中,歸納出了許許多多的方法,而教導一般人進行有意識的鍛鍊,經過幾千年不斷的改善,而演變成了今天的氣功。
三、氣功的本質──氣功態
 練氣功時,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生理變化?與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有什麼顯著的不同?這是氣功要想科學化必須嚴肅面對的第一個課題。目前由大陸及國內所做的實驗發現,氣功師父在練氣時,至少發生了下面幾種變化:
1.
手掌及臉部溫度發生變化〔9〕:
 大部份師父練氣時,手掌及臉部溫度上升,通常伴隨著血壓下降,但也有小部份相反,溫度下降,血壓上升,手掌溫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血管放鬆,血流量增加的結果。由於血管是由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所控制,在正常狀態下,應該不受大腦的意識所控制。因此師父練功時,顯然刺激到了大腦自主神經的樞紐──下視丘。
2.
身體穴位量到了低頻的震波〔10〕〔11〕:
 大陸的學者用壓力偵測器在身體的重要穴位,如兩道眉毛中間的印堂穴,手掌中心的勞宮穴及肚臍下的氣海穴量到了8到13赫茲的低頻震波,比一般人高10倍左右〔10〕,另外一組學者則測到主峰在3到5赫茲,能量超過背景噪音十到一百倍的低頻震波,只有少數師父測到10到13赫茲之震波〔11〕。這些數據表示,氣功師父在練功時,身體的穴道產生了機械的振動,推動周圍的空氣形成震波。
3.內臟產生蠕動〔12〕:
 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用放射性元素●來標定硫膠質,打入體內,再用γ射線偵測器來測量
氣功運氣前後肝內的血流量變化時發現,在用導引,行氣及吐納時,肝臟都會呈現規律性的舒張及收縮,促進肝臟血液循環,發揮按摩肝臟的功能。另外在大陸的研究中發現,當運氣經過胃腸時,這些臟器也會急遽的收縮及擴張,由於身體的器官也是受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控制,而臟器的蠕動現象均顯示副交感神經受到相當大的刺激,這又再度證實練功時大腦自主神經總樞紐(下視丘)受到了刺激。
4.腦神經的反應〔13〕〔4〕:
 北京中醫學院對練功時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做了詳細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體一切功能均受中樞神經系統之控制,因此研究中樞神經系統之行為對嘲「氣功」的本質極為重要。他們用聲音,閃光,觸覺刺激的方法來刺激神經末端之感受器,然後測量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感。結果測量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應。結果發現當師父練功時,這些神經信號在大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3〕,但是自主神經中樞所在部位腦幹則明顯處於激發的狀態。這一事實不僅可以解釋前面所量到的現象,如手溫變化,內臟蠕動,即「大腦靜,內臟動」和「靜中求動」的理論,同時也為解釋氣功練到高深時所產生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提供了神經生理學的基礎。臺大醫院腦神經室所做的類似實驗顯示,練功10年以上的師父,其腦神經誘發電位與一般人有顯著的不同。

 腦神經的另一個重大反應是腦自發電位(腦波)的變化。腦波是一位德國科學家貝克於1929年所發現。他的測量方法很簡單,只要放兩個電極在頭顱上,就可以量到大約只有10個微伏左右的電壓變化。當被測試的人張開眼睛時,這些電壓的振幅很小,頻率大約在13到35赫茲,叫做β 波。但只要一閉眼,幾乎瞬間就會出現5到10倍振幅,頻率在8到13赫茲的波動,叫做α波。

 臺大電機系的實驗發現〔4〕,當學佛與學道不同門派的師父在練功時,腦α波之變化可以粗分為兩類,佛家的「禪坐」(即靜坐)與道家的「放空」等功法相當接近,都是在靜坐中,或者是腦中什麼也不想(放空),或者是數息或守竅(坐禪),集中意念數自己的呼吸或是想身體某一部位如丹田。這些功法對腦α波的影響就是大幅降低α 波的振幅,愈是高段的師父,壓抑α波之能力就愈強,甚至把整個α波都去掉了。這種狀態是人體巨觀細胞系統的一個全新的狀態,與「清醒」及「睡眠」兩個人體最常見的狀態均不同,因此定義為「入定態」,代表了身體所處的一種氣功功能態(簡稱「氣功態」)。

 另外一種練功法即道家及佛教密宗的練法,也就是練丹田,練任督及大小週天的功法,這時師父腦內α波振幅大幅度的增加,從2倍到5倍都有,這種狀態定義為「共振態」,是有別於「入定態」的另一種「氣功態」。為什麼叫「共振態」呢?因為他們發現〔14〕與腦α波相同頻率的用閃光或快速思想來刺激大腦,而讓腦α波振幅大幅增加的話,是可以引發氣感,造成氣集丹田或氣走打通任脈之結果,而氣感又可以激發α波,因此產生共振的現象。另外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實驗顯示,α波之變化可能受到血管脈波之影響,因此到底是α波還是脈波是造成「共振態」,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實驗的過程中,臺大電機系也發現道家高段師父練功時也是進入「入定態」,與「佛家坐禪」的高段師父結果非常類似〔15〕,顯示道家的練功法是先練「共振態」,再進入「入定態」,而佛家坐禪,一開始就是練「入定態」,兩者殊途而同歸,最後是境界似乎是相同的。
四、外氣的性質
 外氣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掌風,到底外氣的性質是什麼?是氣功科學化所要面對的第二個課題,大陸上的研究人員用紅外線探測器來測量師父所發外氣中8到14微米波長之紅外線〔16〕,由此測到了從掌心勞宮穴所發出有大低頻漲落的紅外信號。臺大電機系也用銦化銻紅外線偵測器來量外氣中所含3到5微米紅外線之強度〔1〕。實驗結果顯示,當氣功師父發放「養氣」,也就是替人治病,助人練功之氣時,手掌溫度會上升,紅外線強度大增,而師父身體也處在「共振態」。但若改發「殺氣」,也就是傷人之氣時,則手掌溫度會下降,紅外線強度減弱,這與前面所說練氣時,可由大腦意識直接控制交感神經,放鬆或收緊血管,導致手掌溫度上升或下降的現象是一致的。

 另外根據大陸研究人員所做實驗顯示,外氣中還有高能量的電磁波,包括微量的γ射線,X射線及紫外線等等〔 16〕。有時也含有一些大型分子的碎片,能在一米遠處打動懸掛的縫紉線,使垂直下落的粉塵向前飄動,甚至還量出了這些微粒流的速度在每秒13到104公分之間。凡此種種證據皆顯示了外氣中的確含有多種的能量型式,包括還沒有量出的部份,我們通稱為「生物能場」。
五、外氣的作用〔17〕
 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氣功實驗中,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研究的研究是在了解外氣對小分子,細胞,生物大分子,植物種子,動物及人體的免疫功能之影響,以及外氣用來治療病症的效果。其中比較重要的發現包括北京清華大學所做氣功外氣對液晶的作用〔18〕,發現外氣可以推動液晶的長鍵分子,使其旋轉,也可以對雷射光的極化方向造成部份影響,顯示「氣」有著比目前人們所理解到的更為深刻的內涵。另外由氣功外氣對老鼠腹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腫瘤細胞,心肌細胞的實驗中均觀察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應〔17〕。在對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之實驗時,發現以「養氣」作用30分鐘可以大幅增加細菌之繁殖速率從1.5 到7倍,「殺氣」則可以殺傷細菌百分之五十到九十。陽明醫學院生化科也嚐試以「養氣」及「殺氣」來研究對癌細胞之影響,結果發現細胞呼吸速率,DNA合成率,蛋白質合成率及細胞生長數目雖無明顯變化,但RNA之合成量就出現了顯著的不同,實體腫瘤在接受十次「殺氣」,每次兩分鐘後,DNA有斷裂情形,顯示外氣的確與細胞內大型生物分子產生交互作用〔19〕。

 至於外氣對人體的效應,北京中醫學院研究了外氣對腦 α波的影響〔17〕發現,在外氣作用下,正常受試者腦電功率明顯增大,由於大腦是控制身體心理及生理的總樞紐,因此大腦生理發生改變,當然會影響到身體,由此可以證實外氣療法是有理論根據的。
六、氣功的保健原理
 由前面所提的實驗證據顯示
,練習氣功可以打通腦內意識中心與下視丘自主神經系統之障礙,因此可以控制血管通透性及末梢血流量增加及改善血液循環。再由氣到血到,把營養送到全身每一部份,讓本來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獲營養不夠,即將致病的細胞得到充足的能量,排除累積的廢物,自然細胞活力增加,抵抗力也增加,消彌一場即將來臨的疾病。另外氣功鍛鍊能刺激到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從而增進了食慾,提高了消化功能。再加上練氣功要求放鬆,排除雜念,因而降低了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一旦外界刺激對大腦之干擾減少,身體自主神經系統將自動去調適,修復整個身體,促進了身體的健康。
 總之,氣功鍛鍊可以幫助放鬆,消除緊張狀態;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能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能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將多出能量用作修補身體,抵抗疾病;能按摩內臟,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能增大肺活量,血管容積量,增加營養輸入及循環之能力,凡此種種都能達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七、結論
 氣功的鍛鍊,可以說是預防醫學的一部份,它所改善身體能量及協調不平衡而治療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精髓。可以說,中國醫學是把人體當成一個複雜的「系統」,而非個個器官獨立的零件組合體,系統中每一部份間都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如何達成系統物理能量分配的平衡,也就是陰陽的平衡,成為中醫治療的最高指導原則,而氣功的修練正是達成能量平衡的最有效方法。可以說「氣功」與中醫所處理的人體醫學,正是西方醫學界所欠缺的「系統」觀念,兩者正好可以互補互成,共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醫學領域,國科會將朝此目標努力。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遠紅外線?
遠紅外線--是一種光波波長,經學者專家測定大致可分為0.76~4mm微米是近紅外線,4~400mm微米是遠紅外線。經日本多位醫學博士臨床實驗生化遠紅外線與人體波長8-12微米相近, 容易與人體產生共鳴,並深達肌膚骨髓2-4公分,具溫熱,按摩,及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細胞等功能 ,是動植物不可或缺之光線。

  

水佔人體65~70%,細胞內約60~95%,水的共振活性化約8~10mm微米.

生化遠紅外線中的 (Bio-Infrared Energy) 生化能量對物質產生的功能及效果:

http://www.ptc-heater.com.tw/red.html

 

遠紅外線能量對人體作用的基本說明

一、電磁波危害生物體的作用機制

二、遠紅外線能量對生物體的作用機制

三、如何分辨遠紅外線能量的真偽?

生活在文明科技之下的你和我,享受著進步與方便的同時,其實隨時隨地也在承受著不自覺的傷害,而造成傷害的最大來源正是無所不在的「電磁波」。

人類攝取食物後,透過咀嚼、胃部的酸解及研磨,將食物分解到小腸絨毛能吸收的最小分子量,經由營養輸送管道,將營養份分送全身數十兆的細胞,藉由各種生化作為,諸如ATP水解、克列柏循環等,將這些營養份轉變成維持生物體存活、成長及活動力的來源。

這些複雜生化機轉的遂行,有著許多深奧的機制,非專研該門學問者難登堂奧之門。但吾等可輕易著力的卻倒也易懂,那就是佔有人類體重當中約70%的體液,也就是「水」。

在學校學過的物理、化學告訴我們,水就是H2O,亦即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結合而成。H2O是「一」個水分子,但是,在適合人類存活條件下的自然界當中並無一個水分子單獨存在的可能性,而是以水集團(Cluster)的方式存在著。水分子與水子之間的結合乃藉由一個氫鍵作為結合鍵,氫鍵屬於一種弱鍵,此一弱鍵的結合力(物理上稱之為凡得瓦爾力)並不強,所以只須有適當的力量介入,那麼水就容易經由氫鍵的結合而變成較大的分子集團。當體內組織液處於較大水分子團之狀態下,那麼前面所提的各項生化機轉之遂行,將顯得窒礙難以施行,或通俗的說法就是「新陳代謝」不順暢。

新陳代謝除了提供人活力所需燃料之外,也負責將燃料燃燒後的廢棄衍生物予以排出人體。當新陳代謝不得順暢,那麼這個人實在沒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活的健康快樂。

二、遠紅外線能量對生物體的作用機制

遠紅外線陶瓷(Far-IR ceramic)具有極佳的的能量轉換特性,因此在材料應用科學上被應用在能量轉換器的範疇(Transducer)。遠紅外線陶瓷可以將既存於生活環境週遭的溫度能量轉換為8~10微米波長的溫波。(註﹕於物理學上﹐電磁波依不同波長作名稱界定﹐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被賦與不同的名稱﹐8~10微米波長的電磁波正好落於遠紅外線定義區,因此,此波段能量稱之為『遠紅外線』。

遠紅外線有五個極為重要的物理特性﹕

一、應用同相位共振原理﹐於瞬間將氫鍵打斷(註一),亦即能將大分子集團水的氫鍵於『瞬間』(註二)切斷﹐使之成為小分子集團水(註三)(註四)

註一:氫鍵--Hydrogen bond,含水物質水分子間的結合鍵。

註二:所謂的『瞬間』,其精確的數字為10-12秒。

註三:藉遠紅外線能量以共振破斷的方式將氫鍵打斷以形成小分子集團水的能力﹐最小只能到達5~6個水分子集團,無法再小於此一數據。

註四:水分子集團的水分子數目可經由核磁共振-NMR測定之。

二、遠紅外線的能量傳輸乃藉由「放射」方式為之,亦即不需藉由任何介質,即可將能量傳送出去。換言之,真正的遠紅外線能量是可以不需接觸而「隔空」作用,即使中間為真空層也可以傳送。

三、紅外線能量處理過的任何含水物質,可以具有與遠紅外線能量相同的功能約數到數十小時(視所處環境而異)。換言之,就是會有短暫的能量記憶現象,因此被遠紅外線處理過的水或流體在該有效時間內將會具有與遠紅外線相同的功能。

四、遠紅外線陶瓷能量轉換的量與其所使用的材料數量多寡有關。舉例言之:應用於一般小汽車所使用的省油器,以一顆直徑20mm的遠紅外線陶瓷珠即足夠,而應用於大型聯結車的節能器,內部必須安裝十顆直徑20mm的遠紅外線陶瓷珠始力有所逮。

五、由於遠紅外線的能量僅止於利用共振方式打斷氫鍵,所以他的能量並不強,以致於它並不具傷害人體的能耐。它的作用力可以穿透某些材料,比如說:人體、衣物、陶瓷、木材…等,但它無法穿透金屬材料。

雖然,當人們希圖享受科技、電力帶來的享受與便捷,那麼對於生活空間日夜受電磁波負面作用的苦痛,似乎只能概括承受。其實並沒有如此悲觀!

您想一想,雖然我們無可避免的生活在這麼一個充滿電磁波的環境裡,身體內的體液被電磁波影響作了不當的鍵結,以致影響了新陳代謝的遂行,但是如果我們能擁有一個適當的能量,能在瞬間將被不當鍵結的組織液間的氫鍵給予打斷,回復體內組織液到一個適當分子團的狀態,那麼,不就可以將問題解決了乎?

由於電磁波提供能量將一切含水物質的氫鍵作鍵結(Bonding),因而使體內負新陳代謝重責大任的組織液變成大分子集團水,導致新陳代謝的進行較為低下。遠紅外線可以在瞬間將含水物質的氫鍵打斷,正好可以克服前述電磁波所帶來的問題。

 

什麼是遠紅外線呢?

二、肉眼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光線--紅外線

要了解遠紅外線,須先了解什麼是紅外線。紅外線實際上就是一種光線,也是一種電磁波,只是它的波長比可見的紅光更長,我們人的肉眼法看得見,但是身體皮膚卻可以感受它的溫熱效應

紅外線在電磁波的頻譜(電磁波的大家庭)中,係介於可見光的紅光和俗稱的微波(或毫米波)之間。通常只要溫度的物體,就會不停的發放出紅外線,隨著溫度的高低、物體成份的不同,發出的紅外線波長也不一樣,我們人體的表面溫度大約是攝氏32度,所以人體表面一直在發射波長為十幾微米(一微米=10-6米)的紅外線,你只要擁有一具星光夜視線鏡就可以看見人體發放的紅外線電磁波。

三、遠紅外的定義

科學家們為了研究上的方便,將紅外線劃分為三個波段:波長在0.75微米到3微米間的稱為近紅外線,波長在3到30微米間的為中紅外線,波長在30微米以上的稱為遠紅外線。不過一般工業或醫療應用上的劃分則不太一樣,習慣上把波長3微米以上的均稱為遠紅外線,3微米以下的即是俗稱的紅外或中紅外線。也有將它劃分更詳細的如:波長在0.7到1.5微米的稱近紅外線,1.5到5微米的稱中紅外線,5到1000微米的稱為遠紅外線,1000微米以上和微波段的毫米波重疊處稱為超遠紅外線。

四、熱線只是紅外線的部份波段

長期以來,人們對紅外線的理解和應用,大都停留在近、中紅外線領域,主要係利用它發放出來的熱量,也就是所謂的「熱線」,作為人們生活上的「取暖」、「晒乾」、「熱食」,或在工業上「加熱」、「乾燥」、「烘烤」等應用。在醫療保健上,也都是僅了解到係利用近、中紅外線的溫熱效應促使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以加速全身的血液流通,同時溫熱會使局部肌肉鬆弛,新陳代謝旺盛等功能,來達到療效,常用到的日光浴、熱敷、沙療、艾炙、紅外燈等皆是紅外線利用的典型。

其實,紅外線在醫療保健上所發揮的療效,除了所謂的溫熱效應外,還有一種更重要的機理,即是「非熱生物效應」。早期人們在使用微波治療時,便遇到下列情形:當使用高能量的微波照射時,的確會對生理部份產生熱效應,而達到溫熱治療的功能。但是醫療人員卻發現,僅以極低能量的微波照射病人時,理論上根本無法產生溫熱效應,卻也能達到神奇的療效。


有別於一般熱療的-「寬譜遠紅外線」療法

以前所謂的「紅外線療法」,它產生療效的機理,一直都被認定為,以高熱量的紅外線被組織細胞吸收後,經熱傳導作用而引起的熱生物效應。事實上,其中有不少是利用到遠紅外線波段產生的「非熱生物效應」機理。例如:照射抵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一大半亦皆為近紅外線,不過仍有少量的遠紅外線存在,當人們在作日光浴時,身體感受到最舒服的,應該就是這些僅僅少量的遠紅外線所誘使人體細胞分子活化的非熱生物效應,而不是熱烘烘的近紅外線所造成熱生物效應。

前面及的吐魯番地區特有的「沙療」,那絕對不是一般的熱療,最合理的解釋是,當地沙子的成分比較特別,可能跟產生遠紅外線的陶瓷材料類似,當沙子吸收太陽的近紅外線熱輻射後,將其熱能轉換成較長波長的遠紅外線發放出來,達到對人體的療效。至於將小小的陶瓷黏貼在穴道附近,亦是藉陶瓷材料吸收了人的體溫或環境中的熱量,再將其轉換成為遠紅外線發放出來。還有爭論多時,但仍被大多數體驗過的人所肯定的氣功治療,應該也是用遠紅外線造成的非熱生物效應,來達到治療的效果。很可能就是人們在運氣時將體內細胞分子所發放的遠紅外線電磁波加以匯聚釋出罷了。


對人體健康最有利的紅外線波段-寬譜遠紅外線

紅外線自從1800年就被人類發現,而且在一些傳統醫療行為裡,也被應用不少,但是人類卻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注意到紅外線對人體保健和醫療上的助益,尤其是遠紅外線。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紅外線如何影響細胞的機理尚缺瞭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一個不是極高的溫度狀態下,根據黑體輻射理論,一般的材料要產生足夠強度的遠紅外線,並不容易,通常必須藉助陶瓷材料等作能量的轉換,將其所吸收的熱量經由內部分子的振動再發放較長波長的遠紅外線出來。因此近些年來,隨著材料的發展,尤其精密陶瓷技術的進步,是加速紅外線(尤其遠紅外線)保健、醫療器材被推廣應用的主因。

由於紅外線的波段非常的廣,從0.75微米一直到1000微米甚至更長皆是,那麼選擇那一波段的紅外線最能達到醫療保健的效果呢?前面提過,人體內細胞膜和蛋白質的振動波長,隨著不同的種類,特性波長也不一樣,但大致範圍在3微米到30毫米之間,即一般的遠紅外線和超紅外線波段。因此我們選擇照射的紅外線波段若能夠涵蓋這個範圍愈寬廣,也就是與人體細胞組織的振動波長愈相近,當更能夠誘發人體內細胞分子的共振吸收,而造成的自癒能力和體質的改善就可能更明顯。遠紅外線治療儀,就是藉助精密的陶瓷技術,將一般電熱絲發出的熱能轉換成波長愈長,波段範圍愈廣的遠紅外線,所以它能提供使用者在保健和治療方面極為特別的功效。

 

遠紅外線能夠迅速地被人體吸收,深入人體的遠紅外線便會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動,在透過共鳴吸收形成熱反應,促使皮下深層的溫度上昇,並使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將淤血等妨害新陳代謝的障礙全部清除乾淨,

重新使組織復活,促進酵素生成、活化細胞、免疫功能增強。

遠紅外線對人體的好處:人體有70%水,遠紅外線可以使水分子細化,使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膜,使:
1.血液帶進營養與氧氣。
2.排走毒素,循環順暢。
3.活化細胞。
4.促進新陳代謝。
5.減緩老化。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29日電)紅字為版主的注解

減重不一定只能靠節食[但每天攝取的卡路里與運動的配合才是根本],17歲及12歲的王姓兄弟倆,今年2月起參加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的「味覺智能訓練」,改變飲食方式,半年來各減了24公斤及14公斤,甩掉一身肥肉。 

仁愛醫院指出,「味覺智能TQ」(TASTE QUOTIENT)是一個創新的智能概念,是指與味覺或飲食相關的智能,或可以經由味覺或飲食來加以訓練的智能,透過TQ來減重,不吃藥也不必透過手術,只要修正病人的「心智」。說是病人有點嚴重了,但每個人要"修正"確實由"心智"開始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記者會中王姓兄弟分享他們在這段減重過程的心得,利用改變飲食方式,訓練記憶食物的味道、記憶,正在發育的2人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終於成功減重。 

17歲的王建鈞從小最愛吃阿嬤煮的滷肉,在成長期間因為貪食開始發胖,最重時達到104公斤,他說,被爸爸強迫來醫院減重時,心裡實在不情願,但經過主治醫師趙世晃的每週診療,並教他用記憶來辨別、重新認識食物味道,現在體重降至80公斤,終於朝型男方向邁進。 

跟哥哥飲食口味相同的弟弟王紹融才就讀國小,就與哥哥一起到減重門診,他說「體重從72公斤減到58公斤,我很高興。」而哥哥則表示,過去5分鐘可以吃完3碗飯,現在強迫自己細嚼慢嚥,10分鐘才吃完一碗飯,反而認識食物新的味道。十分鐘吃完是要讓飽足感充分起作用

 仁愛醫院醫師趙世晃強調,肥胖是一種心病,需要心藥醫,他自創的TQ訓練方法,不但能藉由食物讓心靈滿足,還可增加美感、不再焦慮。自信提升後就不會焦慮,亦不會用吃來滿足安全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9/5/2xrau.html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ta纖活誌/提供

你是不是常聽人家說:「運動減肥沒有用!」,不然就是「靠運動減肥太慢啦!」。其實,不是運動沒有用,而是大多數人不懂得針對「減肥」的運動訣竅。從現在開始,學會正確的瘦身運動觀念、方法與知識。今天起,馬上開始你的甩肉運動計畫吧!不到3個月,你就能迎接輕盈、有活力的全新自己!

 

想減肥?怎麼運動才最有效?

如果你為了減肥,每天做幾十個伏地挺身或仰臥起坐,保證不但讓你累得半死,而且持續幾十天(假設你真的這麼有恆心、有毅力),體重計的指針可能還是文風不動!但是同樣的時間,如果你去慢跑或健走,效果可就大大不同啦!

 

想知道最有效的減肥運動該怎麼做?哪些運動對雕塑曲線最有效?

首先你必須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的運動對減重(特別是消除脂肪)的效果都很明顯。雖然說,多多活動就能消耗熱量,增加體能。但是,如果你是那種忙得必須「東移西挪」才空得出30分鐘時間來運動的人,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中,做最「有用」的運動,就是你最需要關心的事了!

 

瘦身運動 關鍵策略大解讀

 

努力運動,誰都希望快快看到結果。體重計的指針直直落、裙子腰圍愈來愈鬆,原來拉不上拉鍊的緊身牛仔褲,突然便成了boyfriend寬管褲...沒錯!就是盼著那一天!

沒有策略,「那一天」可能讓你望穿秋水;學會掌握關鍵,「那一天」就在3個月以後等著你!

 

策略1 開始運動頭2週別量體重!

你沒看錯!除了減重的第1天記下原始體重之外,當你一開始持續運動,前2週請忽略體重數字!因為,剛開始運動,肌肉逐日增加,燃脂卻沒有那麼快,體重一定不降反升,如果你用的是體脂計就會看到...雖然體重增加(或持平),但體脂是日日下降的。只要你不要因為做了運動,而放心大吃大喝,保證在2-3週後會看到體重下降的好結果!

 

策略2 有氧運動才能有效燃脂!

 有氧運動是醫界公認最有效的燃脂方法,到底什麼是有氧運動?

只要是全身性、可以持續性動作的,譬如,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有氧舞蹈、直排輪、羽球、網球、跳繩等...。只要持續30分鐘以上,都是絕佳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增加身體的攝氧量,氧氣如同燃料,是燃燒脂肪的要角。減肥運動,一定要以有氧為主,效率才會高!

 

what to do

準備1雙好的運動鞋,吸汗透氣衣服;至少持續做30-6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能達到燃脂目的。運動前後,需各做3-5分鐘的暖身及緩和運動,像散步、輕快跳躍等。

 

策略3 肌力運動增強塑身效果!

 肌力運動,簡單地說,就是增加肌肉負重能力的鍛鍊法,又稱無氧運動或重量訓練。像是啞鈴、彈力繩、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傳統瑜珈都是屬於肌力運動。肌力運動可以塑造易瘦體質,如果你不希望代謝節節下降,減重變得愈來愈困難,一定要做肌力運動。因為肌力操幫你鍛鍊出來的肌肉,正是燃燒脂肪的主力!

 

身體每1kg脂肪每小時僅燃燒4卡熱量,1kg肌肉,每小時卻能燃燒75-125卡(因人、運動強度與時間而異)。

而且肌肉會讓你看起來更結實,瘦下來後,線條才會更緊緻有彈性。如果你的減重運動是以肌力操為主,效果也會打折扣,因為,肌力運動並不能持續增加身體的攝氧量,想要燃燒脂肪就難上加難!不做有氧,只做肌力(不燃燒多餘的脂肪、但又不斷鍛鍊肌肉),很可能讓身體像是五花肉,在一層肥油外夾雜著瘦肉,並不健康!

 

what to do

剛開始每次的有氧運動中加入10分鐘肌力運動,譬如,踏步機30分鐘+啞鈴操10分鐘。或是每週的運動計畫加入2天肌力訓練,有助提升代謝。

 蔬果汁適合你嗎?

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愛喝含糖飲料的人,都可改喝低糖的蔬菜汁。三餐飲食不均衡?正餐裡蔬菜總是太少,每天喝杯蔬菜汁吧!選擇不同的蔬果,多攝取各類營養素。年紀稍長,已有老化跡象?你更需要蔬菜汁裡富含的酵素喔!

  

*什麼時候喝:飯前、飯後或2餐間。

*怎麼喝:最好現榨現喝,避免時間過久而使味道變苦澀,難以吞嚥。

*加分祕訣:輪流喝不同蔬果汁,多方面攝取各種營養,也可增加DIY樂趣。

 

蔬果汁 

未加熱過的生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水分及食物纖維、酵素等,可以幫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好處多多。但是直接吃生菜,不容易消化,身體無法有效的吸收養分。而且生菜的調理法比較單調,如果一直吃生菜沙拉,很容易厭煩。這時候就可以將蔬菜加上水果打成液態,不只好消化,也可以讓你更有效的吸收養分。

  

蔬果汁讓你瘦的祕密1-增加代謝酵素 

人體內的酵素可分為代謝酵素和消化酵素,但酵素量是固定的,因此多攝取生鮮蔬果,攝取食物中的酵素來減少體內的消化酵素使用,就可以提升代謝酵素的量。一旦代謝酵素提升,脂肪燃燒也就更快速,讓你輕鬆擁有易瘦體質!

 

蔬果汁讓你瘦的祕密2-自製蔬果汁 低卡又有趣 

市面上販售各種蔬菜汁讓你很輕易的選購,但有空的話不妨自製蔬菜汁,不僅更能掌握熱量,還可以配合當天心情,調配原創飲品,讓你怎麼喝都不膩!

  

挑選低GI值蔬果 

葉菜類蔬菜通常GI值很低,很適合拿來打成汁,但挑選水果就要注意,很多水果雖然熱量低,但是GI值卻高於60,像葡萄66、鳳梨65,所以喝太多還是容易胖,可以改用蘋果36、奇異果35來替代。

 

輔助而非取代正餐

 

為了馬上看到效果,3餐都喝蔬菜汁者也是大有人在,但從健康層面考量,實在非常危險。如果早晨過於忙碌,以蔬菜汁取代或許還可以,長期而言還是要規律地攝取3餐!

 

高麗菜蘋果汁 

材料:高麗菜5片、蘋果1/2顆、水200c.c.。

作法:高麗菜切絲、蘋果去皮切塊,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一起打均勻即可。

 

優格適合你嗎? 

肉食多,沒時間烹調的外食族,最容易有膽固醇過高、代謝低下的問題,喝杯優酪乳排毒去脂吧!原味優酪乳GI值25,低脂優酪乳GI值只有20,讓血糖上升減慢,就不易囤積脂肪!便秘問題日漸嚴重,需要改善腸道健康!

 

*什麼時候吃:早上食用,在空腹時吃優格,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怎麼吃:挑選時,注意選擇熱量較低的產品。

*加分祕訣:搭配水果或堅果一起吃,讓營養更均衡。

 

優格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形態、過度精緻的飲食,使得體內的毒素、廢物不斷囤積,逐漸形成酸性體質,使你容易面臨肥胖危機。做好體內環保才能杜絕肥胖上身,善用優格中的益菌,就像體內清潔劑一般,把毒素通通清乾淨,讓你苗條又健康。尤其是外食族,可要好好利用隨處都買得到的優格喔!

 

優格讓你瘦的祕密1-維持健康的消化系統 

腸內有足夠的有益乳酸菌,可抑制腸內有害的細菌,維持身體腸道菌平衡,健全消化系統。

 

優格讓你瘦的祕密2-減少膽固醇囤積 

過多的膽固醇會造成動脈血管硬化,若消化道內有足夠乳酸菌,則會和膽固醇沉澱排出,有助於減少膽固醇。

 

優格讓你瘦的祕密3-提高代謝

 

乳酸菌可使腸道變乾淨,提高肝、腎機能,搭配新鮮蔬果,水份代謝率更加活絡,改善身體浮腫!

優格也富含鈣質,能抑制體內防止脂肪分解的副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所以能促進體脂肪燃燒,尤其是腹部囤積的脂肪。

 

優格選購時看清楚熱量 

市售的優酪、優酪乳商品眾多,挑選時可別忽略熱量,盡量挑選低糖、低脂的產品,以免不小心喝進許多隱藏熱量!如果方便的話,自製優格也是個好選擇!

 

挑選一餐替代正餐即可 

減重時,切記不要只吃單一食物,不僅很難持續,營養也不均衡。將優格視作輔助品,在3餐中挑選1餐搭配生菜沙拉或水果一起吃,才能發揮優格的益處,又幫助你控制飲食的熱量攝取。

 

加水果酸甜好滋味 

優格不僅是早餐的好選擇,當作下午茶的點心也很適合。將優格、水果這2樣方便買到的材料搭配一起吃,不僅能減少優格酸味,也讓外食族不怕水果吃不夠!

 

加堅果和麥片 平衡礦物質 

優格可幫助鈣質吸收,堅果內含有很多的鈣質、鐵、鎂和維他命E。

在優格裡放果仁、乾果和麥片,不僅平衡礦物質,而且穀物食品也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

每天吃1700卡,我44kg,你呢? 

常常看到很多減肥的人吃不到1000卡,減肥減得相當痛苦,但體重不是瘦不下去,就是很快就復胖!原因就出在:如果你吃不到基礎代謝率,努力節食只會降低身體的機能。搞懂基礎代謝率以及每日所需攝取熱量的關係,搭配持續運動,即使每天吃很多也會瘦!

 想減重必須... 總消耗熱量>攝取熱量

總消耗熱量﹦基礎代謝60-70%+活動消耗的熱量15-30%+食物熱效應10%

 

人體的基礎代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簡稱 BMR),約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0-70%。基礎代謝率是指一個人在靜止不動的情況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消耗卡路里數,主要用於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氧氣運送、腺體分泌、排泄、維持體溫...所需的熱量。

 

簡單地說,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是1200卡,而你整天都在睡覺,沒有任何其他活動的話,一天也會消耗掉1200卡。身體的活動,約佔總熱量消耗的15-30%。日常生活中身體從事活動或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每日活動量越頻繁的人,消耗的熱量就消耗的越多。食物的熱效應,約佔10%。是進食後,用於消化、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熱效應會依食物種類和基礎代謝有所差異。

 

上面3項加起來是你的總消耗熱量值,如果你每天也攝取這麼多熱量的食物,你的體重將不增加也不會減少。當然,若是想要減重,就要設法讓消耗熱量>攝取熱量,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身體活動量。想瘦身,別學仙女吃得一樣少!得讓攝取熱量>基礎代謝率!

 

成人身上多餘的體重主要是體內脂肪組織的重量增加,因此減重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脂肪是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減掉它們也要慢慢來。但很多人減肥卻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瘦下來,就會採取極端少吃的方式,卻不知道人體長期處於低熱量供給的情況下,身體為了節省能量消耗來供給基本運作,就會導致降低基礎代謝率。由於基礎代謝率決定了大部分的熱量消耗,因此基礎代謝率低的人,體重增加的機會就比別人大

 

尤其是你的基礎代謝率降到極低的時候,即使用再少的熱量進食,身體還是會努力挪出一些熱量來儲存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很多人在節食減肥一段時間後,因為身體所需的熱量越來越少,即使只吃一點點也會讓身體囤積熱量,體重也就更不容易下降,甚至連喝水都會胖。

 
若是這時候恢復正常飲食,體重更會大量回升,甚至比減肥前還胖!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重複這種循環,形成溜溜球效應,到最後更是把自己的身體搞壞,怎麼樣都瘦不回正常體重!奉勸你,如果不想要落入一輩子無法享受美食,只能跟仙女吃得一樣少的窘境,最好還是別採取極低卡節食減肥!

 

基礎代謝率大解密 

既然基礎代謝對於減肥是如此重要,我們究竟如何得知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呢? 

1.用公式計算

男=66+(13.7×體重kg)+(5×身高cm)-(6.8×年齡)

女=655+(9.6×體重kg)+(1.7×身高cm)-(4.7×年齡)

基礎代謝和性別、年齡、體重和身體組成及內分泌都有關,公式只是參考值喔。

 

2.用機器測量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體脂計,功能較齊全的也有包含基礎代謝率的測量,部份藥妝店、健身房也有提供測量服務。當然,若要求更準確的結果,必須至醫院的專門科別進行測量。 

基礎代謝率的高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一般來說,18-25歲的成長發育期,身體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基礎代謝迅速地升高,而且心臟、胃腸等內臟器官的活動也非常旺盛,能量消耗也就隨之增高。

過了25歲之後,基礎代謝也跟著降低。

 

尤其是過了40歲之後,基礎代謝降低的趨勢更是明顯。這是因為到了更年期時,雌激素減少,內臟脂肪就容易堆積。而且,因為成長激素的分泌減少,在肌肉生成上發生阻礙,所以加速了能量消耗量的降低和基礎代謝的減緩。

 

截至青春期為止,急速上升的基礎代謝,在18歲的高峰後慢慢下降。也就是說,18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就容易發胖。



原文網址: 少吃多動,基礎代謝率速降,讓人瘦不了! | Vita纖活誌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6-49-5741#ixzz1QCKVO85G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小報導】吃出好記憶

你是不是也常常忘東忘西?有時候,為了自己記不起一個人的名字或一件事情而懊惱不已。食物如何影響記憶力?大腦是人體一個食量驁人的器官,這個小小、皺皺物體的重量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是卻要消耗我們全身所需熱量及氧氣的20%。大腦裡存在的神經細胞會透過一些化學物質,傳遞各種情報到腦中及身體各部位,指示身體按命令行事。這些負責發送情報的化學物質稱作神經傳導物質。目前科學家已經確認出大腦中存在至少一百種神經傳導物質,其中一些和我們的記憶、思考、認知功能等密切相關,包括:乙醯膽鹼 、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科學家發現,製造大部份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幾乎都來自於飲食。我們在吃過一餐飯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就會增加。所以,要維持濃度充足的神經傳導物質,讓它發揮最大功能,吃對食物是首要條件。

 如何滋養神經傳導物質?

富含維生素B群,尤其是B5B6B12及菸鹼酸的食物,例如乳製品、堅果、雞肉、糙米、小麥胚芽等,還有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以滋養和記憶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此外,人體製造乙醯膽鹼時,需要的主原料是膽脂這種營養素可以從綠葉蔬菜、小麥胚芽及蛋黃、豆腐等含卵磷脂的食物中獲取酪胺酸和苯丙胺酸這兩種胺基酸存在於家禽、海產、大豆及乳製品等高蛋白質的食物裡,可以幫助製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如果你想保持清醒的頭腦,建議你先吃含酪胺酸的食物,然後再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酪胺酸才能擊敗另一種和它競賽的氨基酸──色胺酸,先行一步進入大腦,發揮「醒腦」的作用

 「護心」的飲食也有益於腦

想保有良好記憶力,另一個重要原則是──有益心臟的飲食方式,就有益於大腦。如果你的動脈被日積月累的膽固醇阻塞,使氧氣無法供給到大腦,那麼你的思路會變得渾沌不清,同時也增加記憶力喪失的風險。而且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和糖尿病都會損及腦部血管,造成腦細胞大量死亡,進一步可能導致血管性失智症。

 怎麼吃才能護心又健腦?

最簡單的原則是飲食清淡、低脂高纖,少吃油膩食物,尤其是要減少攝取含大量飽和脂肪的肉類和乳製品。至於友善的「護心」食物是蔬菜、水果、堅果、魚類、全麥製品及橄欖油等,多親近這些食物,就能讓你的腦子保持年輕靈活。

 抗氧化劑是護腦戰士

當記憶力隨著年紀增長而漸漸喪失,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你身體裡缺乏抗氧化劑來保護腦細胞。前面曾經提到,腦部每天要消耗全身氧氣的20%,因此也很容易接觸到會攻擊、破壞健康細胞的「自由基」氧化劑。目前科學界認為,「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老年失智症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所幸,已經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我們可以從食物中攝取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E、硒、β胡蘿蔔素等。一項進行22年的老年研究中,瑞士科學家就發現血液中維生素CE和β胡蘿蔔素濃度愈高的人,各種記憶力測驗的分數就愈高,記性愈好。每天大量吃各類的蔬菜(尤其是深綠色葉菜)和水果,一天至少5份,是攝取抗氧化劑最好的方法。

 打造優質記憶力的飲食方式

從今天開始,試一試用以下幾個飲食原則來強化記憶力:  

吃一頓豐盛的早餐

    早餐是啟動一天腦力的燃料,自然不能忽略不吃。而且,有厚厚的研究報告指出,吃早餐可以增強短期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營養專家建議,優質的早餐組合是高蛋白質加上適量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奶、蛋、魚、肉、豆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使人思考敏銳、反應靈活,並且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先吃蛋白質,再吃飯、麵、麵包等碳水化合物,可以讓血糖緩慢上升後維持穩定。

再者,複合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糙米飯、全麥麵包、豆類、蔬菜、水果等,可以直接轉換成腦部唯一能利用的燃料──葡萄糖。有足夠的葡萄糖才可以支援大腦工作,例如思考、記憶、解決問題。

所以,建議早餐不妨選擇喝低脂優酪乳搭配全麥三明治及生菜水果沙拉;或是吃地瓜稀飯搭配荷包蛋及一碟燙青菜。

 ▓適量喝咖啡 

    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不妨在早餐時來一杯。咖啡因會加速新陳代謝,使心跳加快、警覺性提高。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咖啡因可以增進受試者處理新資訊的能力,而且對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有些許幫助。雖然少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腦部活動,但是喝過量卻會讓人焦躁、頭痛、發抖,甚至造成失眠。一般建議每天最多喝23杯即可。

 

適度限制熱量攝取

    有研究指出,適度限制飲食可能令人更長壽,而近10年來科學家發現,節食對腦部功能也有正面幫助。

1987年的動物實驗發現,攝取熱量比較少的年長老鼠學習能力比較強。而1999年在美國神經學年會上發表的一個研究則顯示,追蹤1235名受試者每天的熱量攝取狀況,四年後發現,罹患老年失智症的人攝取熱量比正常人高,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低熱量飲食對腦部有保護作用,可能比較不容易罹患老年失智症。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根據相關的研究結論建議,成年人可以每天漸進式減少攝取熱量,總目標訂在減少1025%。

不過,一天攝取的總熱量不宜低於1200卡,而且要注意營養攝取是否充足,必要時可以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

 

▓避免過度節食

    雖然適度減少熱量攝取有益於大腦,但是,過度節食、長時間處於飢餓及血糖過低的狀況下,腦部無法得到足夠的能源,功能就會變差。而且,血糖太低也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死亡。

 

攝取充足的維生素B

    維生素B群是維持正常腦部功能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B1B2、菸鹼酸是輔助葡萄糖在大腦內轉換成能源時必要的物質。如果我們體內的維生素B群不夠,葡萄糖的代謝就會受阻,使頭腦變得昏沉、遲鈍。

另外,維生素B12、葉酸攝取不足,會使血液的帶氧能力減弱,造成腦部的氧氣和養分供應不足,大腦就無法正常運作。

美國的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B12、葉酸含量低的人,心智功能測試的成績比較差。另外有其他研究也指出,缺乏B12及葉酸可能造成短期記憶力衰退,長期缺乏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罹患失智症。

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有糙米、小麥胚芽、燕麥、堅果菠菜、蛋黃、瘦肉、鮭魚等。

 

小心!它正在盜走你的記憶力

 

▓過量的酒精

    你是嗜飲杯中物的「酒仙」?或者每天有喝不完的應酬酒?那很不幸,你正在殘害自己的大腦,而且記憶力會比老你20歲的人還糟。酒精正是造成健忘的主要原因,酗酒的人也多半有大腦萎縮的現象。

「一個30歲酗酒者的腦子,看起來就像一個50歲人的腦子,」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王健傑博士說。他曾經利用磁振造影(MRI)檢查年經酗酒者的腦部,結果顯示他們的大腦皮質萎縮、大腦組織受損,尤其是與記憶力有關的部份受損情況很嚴重。

醫界認為,酒精對記憶的負面影響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加重,所以年長者只要喝一點啤酒、葡萄酒或烈酒,就可能損害記憶。

矛盾的是,一直都有研究指出「適量喝酒」可以為健康帶來好處,諸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甚至英、美都有研究發現,適量飲酒有助於防止老人的認知功能退化。

最低限度可以喝多少?綜合專家的建議,一天半杯至一杯,最多不超過2杯。(所謂一杯是指葡萄酒120毫升、啤酒360毫升、酒精濃度40%以上的烈酒40毫升。)

 

▓飽和性脂肪

    高飽和性(動物性)脂肪的飲食被認為會損害記憶力。而國外已經有研究指出,日常飲食攝取過多膽固醇,或是血中膽固醇濃度過高的人,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

荷蘭的科學家收集5300多位50歲以上、認知功能正常的受試者的飲食資料,並於兩年後讓他們做測驗,結果發現認知功能分數最差的人,飲食中脂肪總量、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是最高的;而吃魚類愈多的人,則分數就愈高。

原因在於吃進大量的飽和性脂肪,會使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增加,造成動脈阻塞、硬化,同時損害腦部的血液循環。再者,攝取過多脂肪的同時也會製造大量自由基,損害腦細胞。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熱量消耗快一點,5招提高基礎代謝率    文.吳若女    2009/09 康健雜誌減重專刊

 想在睡覺時都能消耗熱量嗎?看看我們的建議,讓自己有個「易瘦體質」

很多人年過30歲之後,體重一路上揚,身材不再玲瓏有緻。這時,心裡一陣納悶,自己的飲食並沒有改變或過量,甚至還有點運動的習慣,怎麼一路胖了起來?

 蕭敦仁醫師表示,絕大部份的中年發福和基礎代謝率的變慢有關。人年紀大了,身體消耗的熱量會慢慢減少,在飲食不變的狀況下,多餘的熱量自然慢慢累積下來,久了也就發福了。

 既然基礎代謝率會逐年下降是一個事實,那麼該如何面對這正常的生理反應?可以減緩基礎代謝率的降幅嗎?或者,更積極點,怎麼樣能提高自己的代謝率?讓消耗的熱量遠遠多於所攝取的,就能保有苗條健康的身材,或者正確有效地減肥。

 以下推薦5個好方法:

一、有氧運動快步走

運動、運動、運動!運動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

想要燃燒體內的脂肪,必須做有氧運動。最有效的有氧運動必須符合「333」的原則,就是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必須達到心跳每分鐘130下。

有效的有氧運動,不僅在當下能燃燒體內的脂肪,還有持續的「悶燒效應」。

2000年在比利時舉辦的歐洲肥胖醫學會曾有一項瑞典學者的研究指出,人在開始運動後,因為脂肪被分解燃燒,所以,脂肪組織 堛漲戭y量會增加,30分鐘後達到最高點。

運動停止後,血流量會下降,但很巧妙地,血流量會再度回升,接著持續5小時。也就是說,每運動一次,脂肪會持續燃燒6小時,代謝率能上揚6小時之久。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專家極力主張,一次運動最少要30分鐘,才能發揮它最好的效果,特別是它接下去的「悶燒效應」。有規律運動的人,有所謂「易瘦體質」,即使是躺著休息都比不運動的人容易瘦。

比起慢跑,「健走」是一般人比較能夠做到的,估量自己的狀況,在30分鐘內,能走多快就走多快,這樣才能達到燃燒脂肪、提高代謝率的效果。

二、肌力運動不可少在燃燒脂肪的同時,也需要肌力訓練,以增加體內的瘦肉,雙管齊下,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肥肉瘦肉都是肉,但消耗熱量的能力大大不同。一公斤的脂肪只能消耗4-10卡的熱量,但一公斤的肌肉卻能消耗75-125卡,足足差了幾十倍。因此,如何把脂肪變成肌肉可是一大關鍵。

健走、慢跑或上樓梯,能強化腿部和臀部的肌肉。仰臥起坐可緊實腹肌,消除中圍肥胖。伏地挺身能鍛鍊胸、背、腹及臀部,消除手臂搖搖晃晃的贅肉、縮小腰圍及臀圍。也可以在客廳準備啞鈴、彈力繩或小型礦泉水,看電視時一起練肌肉。

健身教練鄭益昌解釋,一個肌力運動一回要做8-12下,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隨著肌力的進步,再慢慢增加到兩或三回,千萬不能勉強而造成肌肉拉傷或過度疲勞,第二天的痠痛不適,很容易讓人對肌力訓練打退堂鼓。根據統計,人如果不運動,在過了25歲之後,每年會流失2.5公斤的瘦肉,取而代之的是脂肪細胞與肥肉。想想看,多麼驚人的數字。還好,肌肉的訓練永遠不嫌晚,而且練一下是一下,不像有氧運動要持續20分鐘才開始燃燒脂肪、30分鐘才能讓脂肪組織的血流量到達高點。每天花10分鐘做做簡單的伏地挺身與仰臥起坐,或者拿著礦泉水看電視,就能「練肌肉」。

三、營養均衡最重要

許多人用挨餓節食的方法來減肥,結果體重沒有顯著的下降,反而是讓基礎代謝率變慢了。

因為身體有一種自動調節的能力,當熱量或其他營養素來不及補充時,身體會發出警訊:「熱量不夠了,熱量不夠了,代謝的速度要變慢」,這樣才能保持剩下的熱量,維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美國塔芙茲大學新陳代謝實驗室主任羅伯蘇珊說:「節食時,基礎代謝率會往下掉10%,」但還好,這是暫時的,因為當身體獲得足夠的卡路里時,身體也會恢復正常的消耗量。

因此,一定要避免快速、不當的節食方法,三餐定食定量,但要控制熱量,就能讓基礎代謝率維持在高檔。

四、多喝水

常聽人連喝水都會胖,實際上,多喝水可以幫忙減肥,並加強新陳代謝。

人體60-70%的重量是由水組成,體內的生化反應幾乎都需要在水的環境才能完成,脂肪的分解利用也需要
水。因此,多喝水能讓加速身體的化學反應,代謝體內多餘的廢物。

成人一天需要2000-3000cc的水,但心臟衰竭、肝硬化、腎衰竭及腎病症候群者不能喝太多的水。

、運動後泡熱水澡

除了喝水,洗澡也能提高新陳代謝,而泡澡又比淋浴有效。

當人生病發燒時,每上升1℃,新陳代謝率會提高13%。因此,浸泡在38-40℃的水裡也有同樣的效果。以自己能接受的水溫為原則,但要感到溫熱且出汗,才能達到效果。此外,浴缸裡的水位不可超過心臟,以10-15分鐘為宜,泡澡後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蕭敦仁醫師特別推薦、自己也身體力行的,就是每天晚上快走30分鐘,再泡個熱水澡,「這時候上床睡覺,連做夢都會笑,」他形容。

因為脂肪會繼續燃燒,身體維持在高檔的代謝率,連睡覺都在減肥,當然讓人開心。

但有些人在晚上劇烈運動後,比較難以入睡,因為運動不僅會提高代謝,也會增加腎上腺素和其他荷爾蒙的分泌,所以運動後,舒緩兩、三個小時再入睡。但如果已經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能做適當的調整。

儘管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而降低,但以上5種方法能有效地減緩「降幅」,甚至提高它,持之以恆地做,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喜心潛能開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